从女孩被骂“狗东西”说起:公职人员的失言与公众的反思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句古训在生活中时常得到验证。
近日,济南的一名女孩就因购物纠纷而遭遇了来自公职人员的言语攻击,此事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深思。
事情起因于女孩在电商平台上购买的一台平板电脑。当她满心欢喜地收到货后,却发现这台平板竟是二手货。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女孩迅速采取了行动,她同时拨打了电商平台客服电话和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进行投诉。
在电商平台优先介入并解决了问题后,女孩便放心地将手机调至静音模式,准备安然入睡。
然而,当她第二天醒来时,却发现手机上竟然有4个未接来电和2条语音留言。
当她怀着好奇的心情打开这些留言时,却听到了令人愤怒的内容。
其中一条留言中,一个人愤怒地说:“给她解决她不接电话,狗东西。”紧接着,另一个人也附和道:“狗东西。”
原来,这些留言是市监局的工作人员在尝试联系她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录下来的。
听到这些留言后,女孩顿时感到无比愤怒。她觉得自己无缘无故被12315的工作人员给骂了,于是决定将此事发到网上向网友求助,询问应该如何维权。
现在的年轻人对于社交软件的使用可谓是得心应手,他们的维权意识也非常强。当“公职人员”和“狗东西”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时,这件事迅速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并冲上了热搜。
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再次发挥了督促“办案”的作用。11月6日,济南市市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此事发布了通报。
通报称,经过调查,网友反映的两人确实是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市场监管局魏家庄市场监管所的工作人员。
根据相关规定,这两名工作人员被停职,同时,魏家庄市场监管所的所长也被调离了工作岗位,并被责令向消费者赔礼道歉。
然而,在看完整个事件后,我们也不得不思考一些可能不太公允的地方。
首先,投诉的女孩是否就毫无错处呢?
她在电商平台已经先一步处理完投诉后,并没有及时拨打12315进行撤诉,而是选择了将手机调至静音并入睡。
要知道,政务热线的工单办理都是有时限的,只要投诉人没有撤诉,工单就会继续流转,相关部门也必须持续联系当事人。
从这一点来看,工作人员产生一些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女孩在事件上热搜后,将自己的社交平台账号名字备注成了“被骂狗东西的当事人”,这一举动也让人感到有些不解和过度反应。
其次,对于这两名工作人员的处罚是否过重呢?
个人认为,这个处罚已经相当严厉了。
虽然网上有很多情绪化的声音认为处罚太轻,应该开除或者判刑等,但我们需要先弄清楚这件事的性质。
这两名工作人员并不是当面辱骂投诉人,而是在自动语音留言中发泄情绪,是放下电话没挂断意外被录音的。
这种背后的发泄和牢骚与当面辱骂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他们当天就进行了高效回访,并且连续拨打了四个电话,生怕对方接不到。
在长达十多个小时的时间里,四次电话都无人接听,任何人都会产生一些抱怨的情绪。
扪心自问,我们在工作中难道就没有过类似的情绪宣泄吗?只是没有被听见罢了。
大家都是人,不是神也不是圣人,对于正常的情感宣泄我们应该有一定的包容度。
另外,因为私下发泄情绪而被停职和调离原岗位,对于这两名工作人员来说已经是非常严重的处罚了,这些处罚会被记录在案,对他们的评奖评优和职业发展都会产生影响。
这件事情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几年前的“草包支书事件”。
在贵州毕节的一个小区,业委会擅自让新物业公司通过试用期,而没有召开业主大会。小区居民任女士在小区业主群里骂了社区支书刘某一句“草包支书”,结果却被派出所民警用手铐从贵阳铐到了毕节,并被行拘3日。
尽管后来涉事派出所所长、分局副局长和毕节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都登门道歉了,但此事依然具有典型意义,社会影响非常恶劣。
将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看,人们不禁会产生一种感觉:为什么官骂民就可以,而民骂官就要受到严厉的处罚呢?
现在社会上似乎有一种仇视公职人员的思想热潮,只要听到公职人员犯错,人们就感到义愤填膺。
但我们必须正视一个残酷的现实:大部分底层家庭的孩子,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考上的公务员、事业编,干的往往都是类似这两名工作人员的工作。
他们坚守在岗位上,既不能得到晋升,又要面临各种规定和考核,还要替领导背负恶名,直接承受当今社会巨量撕裂所带来的压力。
人们不满的是滥用职权的支书们,但冲在最前面的却往往是一线基层员工。
骂人是不对的,但有错的仅仅只是他们吗?
在这个事件中,我们既看到了公职人员的不当行为,也看到了民众在维权过程中的一些不当做法。
我们应该以更加理性和包容的态度来看待这些问题,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公正的社会环境。
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到底谁才是害人的“狗东西”?
是那些滥用职权、欺压百姓的G员,还是那些因为一时冲动而失言的基层员工?
或许,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我们需要的是对所有人的尊重和理解,以及对公正和正义的不懈追求。
最新热点